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技 > 正文

成都彭州:流动不流失!“彭派流动力”凝聚起先锋力量

2024-11-08 14:34:11 来源:

“我又找到了党组织,又找到了‘家’,有了归属感,以后我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,尽我所能为这个‘家’贡献一份力量。”天彭街道滨河路社区党员陈君喜笑颜开。在看到天彭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的《加入我们,共汇彭派流动力》倡议书、《天彭街道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》后,陈君主动向社区报到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,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。”流动党员,大多处于生产第一线、发展最前沿,天彭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这一群体,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联系好、管理好、服务好,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工作法,有效解决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去向情况难掌握、党员身份难亮明、组织生活难参加等问题,全面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量。

全方位摸排,确保不失联

“虽然我的党组织关系没在彭州,但是我的工作生活都在彭州,就要为这片土地贡献光和热!”陈君是四川精智仪表科技公司职员,组织关系在中共巢湖市苏湾镇苏湾社区光明党支部。

陈君主动通过微信群向社区报到,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响应,不仅为他送去了学习书籍,还赠予了代表党员身份的红马甲,让他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。陈君受邀参加社区举办的“书香流动·党心凝聚”流动党员读书会活动。在活动中,当他发现有同志需要帮助时,立刻穿上红马甲成为志愿者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
“我们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队伍,依托党员信息管理系统,充分发挥村(社区)、网格等多方力量,通过入户走访、物业排查、企业联动等方式,逐一核对查找‘隐形党员’‘口袋党员’,确保不重、不漏、不错。”天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“一人一档、流入流出台账、一村(社区)一表、一街一册”,实行定期联系、动态更新的管理办法,确保街道流动党员全部登记入库。截至目前,天彭街道共摸排流动党员504人,其中流入党员217人,流出党员287人。

全过程教育,学习不掉队

流动党员流动性大、学习时间难固定。他们的学习动态如何掌握、学习效果如何评估?

天彭街道依托微信群、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,向流动党员每月推送学习资料,了解思想动态、交流学习心得,搭建起时时在线的“空中课堂”,确保流动党员“远行不掉线,教育不脱节”;引导流动党员线下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,常态化开展一月一支部学习会、一季度一党员大会、一月一志愿服务活动;充分利用国庆、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,开展教育培训、“党员进党校”等活动,促进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。

朝阳中路社区微党校

“我最喜欢的是‘沉浸式课堂’,不仅能到田间地头感受彭州乡村的蓬勃生机,还能进行农事活动锤炼党性修养。”东林社区流动党员吴万会说。天彭街道创新流动党员学习模式,打造“多元化课堂”“沉浸式课堂”“榜样课堂”新课堂。结合“三新”领域党员覆盖行业广、涉及领域多等实际情况,开展差异化、个性化、互动化宣讲,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学习。

龙檀社区“沉浸式课堂”

天彭街道探索打造“党课开讲啦”“学习身边榜样”等活动,充分挖掘身边的党员模范、劳模代表、流动党员商家代表分享创业、入党小故事等,打造滨河路社区“野邻”户外学、朝阳中路社区“温暖初心故事”等5个创新学习品牌,让党员们贴近生活学习。

全覆盖服务,关爱不缺失

西海社区港湾流动党员服务驿站聚焦新就业群体,配置微波炉、冰箱、桌椅、工具箱、医疗箱、充电桩等设施,为流动党员提供饮水、热饭、休息等多项服务,为流动党员打造暖心停靠站。天彭街道建成流动党员“街道服务中心+区域服务站+村(社区)服务小站”三级服务阵地,围绕“彭派流动力”党建品牌,依托社区党建+邻里中心,打造4个个性化服务驿站。

西海社区港湾流动党员服务驿站

同时,做好结对联系工作,完善结对联系台账,深化流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,做好人才、需求两大清单。通过入户、微信、电话等方式与流动党员交流,掌握思想动态,详细了解其工作、生活情况和就业、培训等需求,围绕实际困难,靶向提供帮扶服务。截至目前,169名流动党员已有相应的结对党员干部。

柳河社区与流动党员进行谈心谈话

天彭街道通过激励机制,促进流动党员有所作为。依托信任互助、志愿服务及进网入格三大体系,搭建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平台,2024年以来,已组建西海社区“小海哥”等2支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;充分梳理“两新”党组织,挖掘流动党员商家,积极搭建促进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平台载体;持续打造“家乡推介官”“引老乡、回故乡、建家乡”等多元载体,搭建经验交流平台。

参与评论